护考题库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22|回复: 0

健康管理师培训知识汇编(仅供参考二)

[复制链接]

59

主题

59

帖子

18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5
发表于 2020-2-10 22: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主要慢性病的筛检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定义:简称慢病,或慢性病;是一组潜伏时间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的,且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从广义上讲,慢病指由于长期紧张疲劳,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害的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平衡逐渐积累而发生的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点:常见病,多发病;发病隐匿,潜伏期长;多种因素共同致病,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相互关联、一体多病关;个人生活方式对发病有重要影响;增长速度加快,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2、对健康有重要影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l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
l  肿瘤疾病:包括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l  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等。
l  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焦虑、强迫、抑郁)、老年痴呆等。
l  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等。
按照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ICD-10)标准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为:
l  精神和行为障碍: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神经症等。
l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l  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l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胰腺炎、胆石症等
l  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血脂紊乱、痛风、糖尿病、肥胖、营养缺乏等。
l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
l  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3、目前我国主要的慢病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超重和肥胖、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等。针对的主要危险因子有吸烟、不平衡膳食、高血压、缺乏运动。
4、高血压相关知识
(1)定义、分类及其流行病特点:高血压是由于心输出量和总外周阻力关系紊乱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可分为:①原发性高血压:②继发性高血压。
流行特点有第一,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第二,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自东北向西南递减,但近年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弱。第三,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集中于老年人口;但近年来年轻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比老年人更明显,具有年轻化趋势;体力劳动者患病率低于脑力劳动者。
(2)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和三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危险因素有高盐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精神紧张。
防治策略:1)预防为主,三级预防并重,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一级预防针对一般人群;二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三级预防针对病人。2)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社区综合防治为原则,将高血压的防治与其它慢病的防治相结合,在社区实现慢病的三级预防。
防治措施:1)一级预防:针对一般人群采取预防措施,目的是减少危险因素的流行率,降低血压水平。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措施包括戒烟、限盐、控制体重、适量饮酒、经常进行体力活动、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摄入、保持心理健康等。2)二级预防:二级预防就是针对高危人群采取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延缓疾病发展。二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定期的健康体检;“35周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等制度的建立;全人群普查。筛选出的高血压病人及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的治疗,包括一些积极的非药物治疗和宣传教育。3)三级预防:针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和随访,同时加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3)高血压高危人群确定标准:具有以下1项及以上的危险因素,即可视为高危人群:1)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2)超重或肥胖(BMI≥24kg/m2);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 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5)长期膳食高盐。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mmHg)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 (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5、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尿糖。
糖尿病的分类:①1型糖尿病;②2型糖尿病;③妊娠糖尿病;④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此外,按照糖尿病的自然史,新的分型标准分出了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损伤(IGT),二者是介于血糖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况。
我国糖尿病具有以下流行特点:①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②城市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农村地区高,但增长幅度农村大于城市;③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40岁以下患病率较低,40岁以后急剧上升,但近年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④体力活动不足人群的患病率大于体力劳动者。
2型糖尿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超重和肥胖肥胖、体力活动不足、膳食不平衡。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防治测量与措施见教材253-254。
6、肥胖相关知识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又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流行特点和危险因素: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两者之和为23.2%,已接近总人口的1/4。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症患病率的总体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很显然,肥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肥胖的发生发展是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在行为方面主要包括:进食过量、体力活动过少、
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中规定的中国的分类标准是BMI<18.5 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中国成年人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时,则患高血压、糖尿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就增加。
肥胖的防治原则和措施见教材P256。
6、主要的恶性肿瘤
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患性密切相关。我国城市前5位癌症死亡率依次为:支气管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癌。农村依次为肝癌、胃癌、支气管肺癌、食管癌和结肠癌。
流行病特点:(1)时间分布: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占城镇居民死因的第一位。(2)地区分布:在我国,肺癌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上消化道癌农村高于城市。食管癌在太行山区发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人群分布:肿瘤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我国癌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归结为:吸烟、不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少、生物感染因素、遗传因素、职业危害、环境污染、精神因素及其它。
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见教材258-259。
7、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组疾病的统称。指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COPD在世界范围常见多发。近年来该病因患病人数增多,病死率较高而日益受到重视。COPD主要继发于支气管炎,病程长,患者肺通气功能下降,肺呼出量减少,影响健康和劳动。迄今,COP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协同作用有关,目前已确定或有证据支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与被动吸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气环境污染等。其防治策略和措施见P261。
8、筛检的概念:“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健康的人,与可能无病的人区别开来。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种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一步确诊检查,确诊后治疗”。
9、筛检的主要用途:(1)早期发现那些处于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可疑病人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糖尿病的目的(2)及时发现某些疾病的高危个体,以预防疾病的发生;(3)开展流行病学监测,了解疾病的患病率及其趋势,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筛检试验的真实性评价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按筛检对象的范围分类,可分为群体筛检和选择性筛检。筛检的方法有单项筛检和多项筛检。
应用原则应从合适的疾病、合适的筛检试验、合适的筛检计划三方面考虑。
建议目前筛检慢性病主要考虑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鼻烟癌等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较好的疾病。
十四、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EBM)是一种以治疗病人为目的,不断获得有关重要的诊断、预后、治疗、病因及其他相关健康信息的自我学习实践活动。其是有意识地、明确地、审慎地利用现有最好的研究证据制定关于个体病人的诊治方案。
实施循证医学意味着医生要参酌最好的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意见进行临床决策。
利用循证医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病人群体及人群的卫生问题,随即出现了EBHC,其强调对个人、群体的任何保健策略和措施的制定不仅要考虑资源和价值,还要以当前科学研究的最佳成果为依据。
循证保健(EBHC)与EBM的主要不同在于前者是把最好的证据用于病人群体和人群,而后者只限于病人个体。循证实践(EBP)是用于概括发现、评价和应有科学证据制定临床决策和进行保健系统管理的整个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思想方法。
循证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检索文献寻找相关证据;严格评价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和用途;在实践中使用这些证据;自我评估。
    2、传统文献的特点和缺陷:特点:①综合性;②评述性;③先进性。
缺陷:主观综合;缺乏共同遵守的原则和步骤;注重统计学是否“有意义”;等价对待每篇文献,无权重;定性而非定量。
3. Meta分析的功能:定量综合;对同一问题提供系统的、可重复的、客观的综合方法;通过对同一主题多个小样本研究结果综合,提高原结果的统计效能,解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改善效应估计值;回答原各研究未提出的问题。
4、证据水平与推荐意见强度对照表
    证据的级别            证据的类别                 推荐意见的级别
     Ia            多个RCT的系统评价                 A
     Ib            至少1个RCT                       A
     IIa          至少1个设计很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B
     IIb          至少1个设计很好的无对照试验         B
     III          至少1个设计很好的描述性研究         B
     IV            专家或权威的经验和意见               C
5、一个标准的CATs(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s)主要由9个元素构成(详见教材279)。
6、如何做循证:质疑通常的假定;了解研究的缺陷;尽量寻找金标准。
制定知情决策。
十五、中医药学基础(常用非药物疗法与保健方法)
知识点:1、术语:
四诊:望、闻、问、切。       四气:寒、热、温、凉;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五味:酸、苦、甘、辛、咸;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七情:喜、怒、哀、伤、悲、恐、惊。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辨证论治。
3、养生与健康理念: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动静互涵 、正气为本
辨证施养。
4、精神养生法 :清心静神、怡养情志。
5、季节养生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6、疾病预防思想:中医治未病理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7、常用非药物保健疗法:针法、灸法、推拿、刮痧与拔罐。
十六、医学信息学基础
要求:(1)了解医学信息学相关概念、医学信息学产生与发展历史;(2)了解常用医药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的组成、功能特点等基础知识,掌握健康档案相关概念及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3)健康管理相关系统及应用,医学信息事业管理。
知识点:
1、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是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和知识存储、检索并有效利用,以便在卫生管理、临床控制和知识分析过程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2、任务:借助医学科学研究中获得的知识,开发和评估各种有关获取、处理和解释病人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3、领域:医学领域的方方面面,电子病历、生物信号分析、医学图像处理、临床支持系统、医学决策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卫生信息资源等。
4、研究对象的特点:不确定性、难于度量、以及复杂成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5、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中的两个过程:以经济财务【人、财、物】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型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民终身保健的“信息管理型”模式转化。
6、医学信息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1)研究医学信息的概念、属性、本质和度量,这属于基础的理论研究。
2)研究医学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功能、原理、方法和手段。在一般信息论的指导下,研究医学信息的产生、提取、检测、变换、传递、存储、处理和识别。
3)研究利用医学信息进行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在控制论的指导下,研制各种信息化、智能化的诊疗设备。
4)研究实现医学信息系统最佳组织的原理和方法。在系统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工程的技术,以及硬件工程、软件工程和知识工程的方法,研制最有效的医学信息系统。
7、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初期探索(60年代):以MEDLARS的建成为标志;
第二阶段:发展时期(7080年代):开始建立医院信息系统;成立了国际医学信息学会(IMIA);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时期(80年代中期至今):从以数据处理的阶段进入知识处理的新阶段,以医学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研究为主要标志。
8、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9462月,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于美国;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第四代计算机(1971~):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我国从1953年开始研究,到1958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在1982年我国研制出了运算速度1亿次的银河III型等小型系列机。
9、数据处理、数据库、数据管理
围绕着数据所做的工作均称为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组织、整理、加工、存储和传播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称。数据处理可分为三类:(1 数据管理:收集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并按类别组织保存,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提供数据;(2 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变换、抽取和运算,通过数据加工会得到更有用的数据,以指导或控制人的行为或事物的变化趋势;(3 数据传播:在空间或时间上以各种形式传播信息,而不改变数据的结构、性质和内容,使更多的人得到信息。
数据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关于文献与信息工作术语的标准DIS5127将数据库(DatabaseDB)定义为: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通俗地说,数据库就是按一定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并能由计算机识别和处理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它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检索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数据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和保存数据,即将收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载体上,使数据能够长期地被保存;进行数据维护,即根据需要插入新数据、修改原数据和删除失效数据的操作;提供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以便快速地得到需要的正确数据,满足各种使用要求。
10、医药信息系统是根据医院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理论设计建立的【我国以《医院信息化系统基本工作规范》为据】,一般包括: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经济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外部接口部分。
11、计算机的组成:
硬件系统:主机:机箱、电源、主机板、CPU、内存、接口卡、硬盘、软驱、光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2、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主要包括:医生工作站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检验信息系统(LIS)、放射信息系统(RIS)、手术麻醉信息系统、重症监护信息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等等。
13、健康档案(Health Records)是用来记录一个人一生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具体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家族病史、及历次体检结果等。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
14、健康信息的采集通常采用:SOAP格式,即按照主观资料(Subject information,S)、客观资料 (Objective data,O)、评估(Assessment,A)、计划(Plan,P)的顺序进行描述。
15、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家庭健康信息和社区健康信息。
个人基本健康信息:① 基本资料;② 问题目录;③问题描述;④ 病情进展记录;⑤ 会诊及转诊记录;⑥ 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
家庭健康信息:① 家庭基本资料;② 家系图;③ 家庭生活周期;④ 家庭卫生保健记录;⑤ 家庭主要问题目录及其描述。
社区健康信息:① 社区基本资料;② 社区卫生资源;③ 社区卫生服务状
况;④ 社区的健康状况
16、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高效的使用居民健康档案资源,全面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十七、营养与食品卫生(含饮食营养学与健康)
    知识点:1、能量单位:国际上以焦耳(Joule简写为J)或千焦(kJ)表示。营养学上通常习惯于用卡(cal)或千卡(kcal)表示。1 kJ=0.239kcal1kcal=4.184kJ
2、能量的来源(三大宏量营养素)和消耗:食物在体内燃烧产生能量。1g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为:4.0kcal1g脂肪9.0kcal1g蛋白质4.0kcal。此外1g酒精7kcal。成年人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的生热效应。儿童、青少年的能量消耗还包括生长发育的能量需要。
供能比:蛋白质占总能量10%~12%,脂类占总能量20%~25%,N-3不低于总热能0.5%,N-6不低于总热能3%(摄入比1:4)饱和脂肪酸降至10%以下,胆固醇<300mg,碳水化合物占55%~60%。
3、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一个人在六十年间新陈代谢的物质相当于成年人体重一千倍),基础代谢是人体处在清醒、安静、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状态时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代谢。
4、营养 (Nutrition): 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整个过程称为营养。
5、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含有的、能维持生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化学物质。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类)、碳水化合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无机盐和矿物质】、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水、膳食纤维【可溶和不可溶】。
人体的必须营养素:
l  必需氨基酸  9种:色赖苯蛋苏亮异颉和组氨酸
l  必需脂肪酸  2种:a-亚麻酸和亚油酸
l  糖类
l  脂溶性维生素  4种:维生素A、D、E、K
l  水溶性维生素  10钟:B1、B2、PP、泛酸、B6、叶
                酸、B12、生物素、胆碱、维生素C
l  常量元素  7种:钙、镁、钾、钠、磷、硫、氯
l  微量元素  8种:铁、碘、锌、铜、铬、钴、钼、硒
l  水
综上所述,根据现有的知识,人体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必需营养素包括:9种必需氨基酸,2种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14种,常量元素7种,微量元素8种,加上水,共计42种。
6、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营养素缺少或过剩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
7、营养素推荐摄入量(DRIs)包括:推荐摄入量(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97%- 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该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 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它的准确性远不如  RNI,可能显著高于RNI。耐受最高摄入量( 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该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似不至于损害健康。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量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
8、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2)调节机体生理过程;(3)维持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起免疫调节作用。
蛋白质的利用律,生物价=氮储留量/氮吸收量*100%
消化吸收率(%) 食物氮-(粪氮-粪代谢氮)/食物氮 * 100%
9、脂类是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正常人体所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1)亚油酸是生物膜的构成成分;(2)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提物质;(3)参与胆固醇的运输和正常代谢,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
脂肪酸的分类: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至少有一个双键。围绕这个双键有两种构型:顺式(cis):双键处的两个氢原子都在同一方向;反式(trans):处于相反方向,反式的UFA可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潜在危险。
反式脂肪酸,是在食物加工(高温)过程中产生的顺式不饱和脂肪酸的异构体。使血胆固醇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N3和N6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胆固醇下降和低密度脂蛋白下降,甘油三酯下降。
10、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功能。碳水化合物可分为糖、寡糖和多糖三类,功能有:(1)供给能量;(2)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3)节约蛋白质的作用;(4)抗生酮作用。
11、维生素A亦称视黄醇,缺乏症状:易导致上皮细胞发生角化,表皮细胞角化使皮肤粗糙、毛囊角化;眼睛角膜干燥容易受细菌侵袭,发生溃疡甚至穿孔,造成失明。【夜盲症】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的实际转化率应不超过1/12,约为0.167。
12、B族维生素缺乏症状:B1(硫胺素)缺乏初期出现下肢乏力,有沉重感,精神淡漠,食欲减退等症状,缺乏严重者可出现典型的脚气病。这里说的脚气病不是指脚癣,而是全身性神经系统代谢紊乱。湿性脚气病最显著的症状为水肿。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以口腔症状及阴囊病变最为常见。B2在动物性食品,如肝、肾、心、瘦肉、蛋黄及乳类中含量高,绿叶蔬菜及豆类中含量也较多。
1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缺乏的症状有牙龈肿胀出血、伤口不易愈合;缺乏严重时在受压处出现瘀斑,皮下、肌肉、关节内可有大量出血,甚至致死。
14、钙:我国居民钙的摄入量较低,成人每日从膳食中平均摄入钙400毫克左右,仅相当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适宜摄入量800毫克的一半。补钙的好处和共识: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每日摄入钙在400-500mg水平,补充钙剂可增加骨密度,减少骨折率;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摄入充裕的钙能获得最佳骨密度峰值,从而推迟老年时骨质疏松的发生。从膳食中每日获得800mg钙并非易事,有条件时额外补充一些钙是有益的。
15、铁缺乏导致贫血,贫血对婴幼儿的脑发育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是具有终生意义;对于成年人的劳动生产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妇女贫血关系到自身健康及生育,老人贫血会影响健康和活力。我国人民铁的摄入量数值并不低,而贫血患病率仍高达20.1%,原因是我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所含的铁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很低【仅3%】所致。膳食中维生素C能提高其吸收率。
16、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参见教材和课件,仅总结部分内容如下:
(1)谷类包括稻米、小麦、小米、玉米、燕麦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及膳食纤维。谷类食物中人体必需的赖氨酸含量较低,若以纯谷类食物喂养婴幼儿,则有赖氨酸不足的问题。谷类与豆类或动物性食物搭配,可起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则能弥补谷类的这一不足。谷类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分布在谷粒外部的糊粉层和胚芽里,如果碾磨过度,维生素B1、蛋白质及钙、铁等损失较多,营养价值降低。燕麦的籽粒中还含有其他谷类所缺少的皂苷,对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一定效果。
(2)肉禽类:这类食物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是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组成更符合人体的需要。它们也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畜肉是铁和锌的重要来源,肉类中的铁多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生物利用率高。但畜肉的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高,必需脂肪酸的含量低于植物油脂。动物肝脏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是膳食中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动物内脏还富含叶酸、维生素B12以及锌、铜、硒等营养素。但有些脏器胆固醇含量很高,故不宜多吃。
17、平衡膳食的概念: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与膳食供给之间要平衡;各类食物的搭配要平衡;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要平衡。
18、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共8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如饮酒,应限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19、WHO/FAO专家对膳食因素与慢病预防关系的证据可分为四级水平: 令人信服的证据、很可能的证据、可能的证据、证据不足。
20、肥胖症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体重指数(BMI) = 体重(公斤) ¸  身高(米)2。目前公认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21、公认的能够引起高血压的膳食因素有:☆高钠饮食;☆摄入能量过高引起身体肥胖;☆过量饮酒。为了预防高血压,每日膳食中的食盐宜减少到6g以下。
22、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原则是合理节制饮食,以达到和维持理想体重;必须包含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应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
23、癌症: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中指出,我国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乙肝病毒感染、膳食不合理及职业危害等。可能增加癌症发生的膳食因素:(1)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具有强致癌性;(2)油炸、烟熏和烧烤食物可产生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3)亚硝酸盐在胃内可在胃酸和细菌的作用下形成亚硝胺,它是一种强致癌物。专家建议:饮食多样化;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中粗粮比例,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少吃腌、熏、炸、烤食品;不吃霉变食品;不吃过多脂肪;不吃过烫和过热食品;不酗酒,不吸烟;加强体育锻炼,维持标准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情。
痛风病人的饮食安排:控制饮食总量;以血尿酸为依据调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使体内pH值升高,减 少形成尿酸结晶;多喝水、不饮酒。
24、食物中毒的定义: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疾病。属于食物源性疾病的范畴,是食物源性疾病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特点:物中毒的发病与食物有关发病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所有中毒病人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25、食物中毒的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葡萄球菌肠毒素、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梭菌、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其它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细菌性食物中毒【含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有毒植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26、食品污染的定义:在食品种植、养殖到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物质进入食品的现象。
27、据污染物的性质,食品污染可分为三类:①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细菌及霉菌)及其毒素、病毒污染(如肝炎病毒、口蹄疫病毒)、寄生虫及昆虫污染;②化学性污染:危害最严重的是化学农药、有害金属、多环芳烃类污染。③物理性污染:一些非化学性的杂物(如草籽、泥土、灰尘等)、食品掺杂掺假及放射性污染。食品污染一般可造成以下危害:①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②造成急性食物中毒;③引起机体的慢性危害;④对人类的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等远期危害。
十八、身体活动(运动医学基础;身体活动水平的测量)
要求:(1)掌握身体活动的生理功能和生活方式分类、运动量的构成和运动强度的分级、有氧和耐力运动量的测量和指标、日常身体活动的测量和指标;(2)掌握身体活动促进健康宣教提纲(WHO)、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水平,掌握身体活动干预原则;(3)掌握运动中心率测量技术;掌握利用问卷测量和评价日常体力活动的技能。
知识点:1、身体活动的定义:指肌肉收缩并消耗能量的任何活动。“运动”是各种身体活动中的一种,指有计划、有组织、重复性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涵盖的范围更为广泛,包括各种增加体力输出的身体活动
有氧运动,运动中需要氧参与供给才能完成的运动。步行,慢跑,自行车
无氧运动(耐力),不需要氧参与的运动,举重、短跑、拔河,踢足球
2、生理功能分类:耐力(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对抗阻力的重复运动;灵活性和柔韧性(关节、动作)锻炼。
3、身体活动的分类:工作有关的身体活动;外出交通往来有关的身体活动;居家生活有关的身体活动;闲暇时间的身体活动。体力活动的分类;职业性体力活动,家务,通勤(上下班),为健康而有计划的锻炼
4、运动的好处,改善肌肉、心血管、代谢、骨、心理、预防肥胖和肿瘤等。运动促进健康的方面:(1)改善心肺功能【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肺通气量 ;潮气量 ;动脉口径 ;心肌微循环 】;(2)增加心输出量;(3)运动影响血流分配和血容量;(4)运动的呼吸系统反应【增加肺通气量】;(5)运动改善血管功能【动脉扩张管壁增厚、弹性增加等】;(6)改善心血管病人血循环功能;(7)改善冠心病人的心脏功能;(8)大强度运动降低心脏病死亡率;(9)耐力训练降低安静血压;(10)运动影响血液稳态;(11)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12)对能量代谢的调节 ;(13)运动强壮肌肉;(14)改善骨健康等。
5、运动克服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6、运动与血压:血压=f (心输出量)(外周组力);心输出量 >外周组力¯ ® 血压 ;耐力运动、下肢运动;心输出量 >外周组力¯ ¯ ® 血压  ;阻力运动、上肢运动;心输出量 >外周组力¯ ® 血压   ;倒立或头向下姿势的运动,运动中的血压进一步增加 。
7、运动可以降低胆固醇,利于降低体重。
8、肌肉组织的代谢功能包括: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基础代谢【基础代谢:70%体细胞总量,30%BMR】。
9、合理膳食以适度运动为基础;运动和体力活动与健康间的关系有8个方面的关系。
10、运动强度的检测指标:心率、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活动后的能量消耗/安静时能量消耗,1个单位是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消耗1千卡的热量】、自觉运动强度(RPE)分级、给定运动内容和时间
11、体质,身体素质的概括指标,有氧或无氧活动的能力,弹跳力等。自觉运动强度,220—年龄,或170—年龄*60-70%
12、减肥行动计划:增加能量代谢,调节能量代谢,保持瘦体重,每天必须至少60分钟的某种形式运动。
十九、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卫生基础;心理评估与咨询)
1、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2、心理健康的意义:有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
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十项标准为:有充分的适应能力;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
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见教材363372
5、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影响的躯体疾病,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导致心身疾病,详见教材P372380
心血管: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
呼吸: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枯草热,
消化: 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神经性呕吐和食道贲门或幽门痉挛。
泌尿生殖: 月经紊乱、阳萎、痛经、经前期紧张症、神经性多尿症
内分泌代谢: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
皮肤: 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过敏性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
肌肉骨骼: 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紧张性头痛
神经: 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
6、心理评估的概念: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其水平做出的鉴定。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如情绪状态、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等。
7、心理评估的基本程序:确定评估目的;详细了解被评估者当前心理问题;对重点问题深入了解和评估;资料分析、处理;结论。常用方法:调查法、观察法、会谈法、作品分析法、心理测验法。
8、心理测量:依据一定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量;心理测验: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量表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形式,由一些经过精心选择的一般能较正确而可靠地反映人的某些心理特点的问题或操作任务所组成。
9、心理测量的功能:甄选、安置、诊断、建立和检验假说、评价。
10、心理测验的分类:按功能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神经心理学测验;按方法分: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其他:个体测验、团体测验。
11、信度的定义:测验结果的一致性,包括在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
12、信度的表示方法:(1)重测信度;(2)复本信度;(3)内部一致性信度;(4)评分者信度。
13、效度的定义:测验可以测量到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分类:(1)内容效度;(2)效标效度。
14、常模团体的常用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组抽样;(4)分层抽样。
15、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1)标准化原则;(2)保密原则;(3)客观性原则。
16、标准的测验实施程序:(1)标准化指导语;(2)标准时限;(3)标准测验顺序;(4)固定施测条件;(5)标准记分方法
17、人格测验的客观性测验有:(1MMPI:经验效标的人格问卷;(2)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3)艾森克人格问卷。
18、咨询(consultation)即商量、征求意见的磋商行为。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给来询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
19、心理咨询的意义:(1)解决紧张应激压力的手段;(2)防治心身疾病,促进健康长寿;(3)心理卫生知识传播的途径。
20、心理咨询的方式:门诊心理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心理咨询。
21、心理咨询的任务:(1)建立新人际关系;(2)认识内部冲突;(3)纠正错误观念;(4)深化求助者的自我认识;(5)学会面对现实问题;(6)增加心理自由度;(7)帮助求助者作出新的有效行动。
22、心理咨询的分类:(1)医学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咨询;临床心理咨询;康复心理咨询;性心理咨询。(2)社会心理咨询:恋爱婚姻咨询;人际交往问题;家庭问题;学习与工作问题。(3)学生心理咨询;(4)职业心理咨询;(5)发展心理咨询;(6)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的方式:门诊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专栏咨询。
心理咨询的阶段:问题探索阶段、分析认识阶段、治疗行动阶段、结束巩固阶段。
心理咨询的手段:宣泄、领悟、强化自我控制、增强自信心。
健康管理师应当具备的沟通技巧:倾听与反馈、交谈的艺术、增强说服力、身体语言(非言语沟通)。此外,还需要通过端庄得体的着装和举止,塑造一种与自身职业相吻合的职业形象,充分表达出健康管理师的专业感、亲和力,使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另外,应注意目光交流的运用;微笑,并保持微笑;发挥声音的魅力。
二十、疾病管理
要求:(1)掌握疾病管理的目的和意义;(2)掌握健康管理师疾病管理的职责;(3)掌握疾病管理必备的技能。
1、疾病管理是健康管理的一种策略和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为人群提供最好的个体对个体的卫生保健实践。疾病管理的目的包括两点:提高病人的健康状况;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
疾病管理是产业。大多数国家疾病管理是提供服务的产业。疾病管理又是不同于其他医学专业的实践,即通过确定目标人群,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协调保健服务,提供医疗支持。
疾病管理的定义:是以疾病发展的自然过程为基础的综合的、一体化的保健和费用支付体系。
2、健康管理师(疾病管理)的职责:制定病人的保健计划、提供最新的循证医学信息、对病人及家人提供干预、指导临床评价、与保健队伍其他人员沟通, 必要时转诊。
3、疾病管理责任师应具备的技能:疾病管理的知识和原则、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对成人开展健康教育的经验、沟通能力、计算机使用技能、临床信息系统、对多变的环境的适应能力。
4、疾病管理病种的选择标准一是高医疗花费,二是通过健康教育和临床治疗能够减少总医疗经费,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疾病管理者的协调作用:协调健康服务;转诊、急诊通道;协调护理服务与全科医生的交流。






上一篇:健康管理师培训知识汇编(仅供参考一)
下一篇:健康管理师培训知识汇编(仅供参考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历年真题,核心考点,免费查阅...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护考题库 ( 渝ICP备18016100号-1 )

GMT+8, 2024-5-17 05:03 , Processed in 0.0231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www.hukaotiku.com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